🔥 鲸标网 一站式商标转让购买交易平台,为您提供优质中介服务!

首页 >> 商标资讯 >> 行业动态 商标交易中的"阴阳合同"风险:稽查案例警示

商标交易中的"阴阳合同"风险:稽查案例警示

2025-10-31 10:05:19
6 阅读
行业动态

商标交易中的“阴阳合同”风险:稽查案例警示

商标交易中的"阴阳合同"风险:稽查案例警示

在商标交易中,隐蔽的“阴阳合同”风险常常被忽视,然而,稽查案例的曝光却让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所谓“阴阳合同”,即在商标交易中,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或税务要求,私下签订两份合同,一份对外公示,另一份则用于内部操作。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合同法和相关法规,还可能涉及税务、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的法律风险。本文将通过几个稽查案例,揭示“阴阳合同”的危害,并探讨如何有效避免此类风险。

案例一:商标转让中的“阴阳合同”

在某一起商标转让案件中,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商标转让合同,约定甲公司将特定商标转让给乙公司,转让费为100万元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甲公司与乙公司又私下签订了另一份合同,约定转让费为50万元。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情况,最终甲公司因涉嫌逃税被处以巨额罚款。

案例二:商标许可使用中的“阴阳合同”

另一起案例中,某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,约定丙公司使用该公司商标,许可费为每年50万元。但实际操作中,双方又私下签订了一份合同,约定许可费为每年10万元。税务机关在检查过程中,发现了这一“阴阳合同”,并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。

阴阳合同的危害

“阴阳合同”不仅违反了合同法,还可能涉及逃税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。税务机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在稽查过程中,发现此类合同后,往往会对相关企业进行严厉处罚,不仅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,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。

如何避免“阴阳合同”

为了避免“阴阳合同”带来的风险,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,确保所有合同均公开透明。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公开透明的合同签订:所有合同都应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签订,并且合同内容应真实反映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。
  •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:企业内部应建立合同审核机制,确保所有合同都经过严格审查,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。
  • 加强税务管理:企业应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,确保所有交易活动都符合税法规定,避免因税务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。

结语

“阴阳合同”是商标交易中隐藏的法律风险之一,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,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。通过加强内部管理、建立审核机制和强化税务管理,企业可以有效规避“阴阳合同”带来的风险,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
相关标签: 风险 合同
分享本文: